北京,10月15日(新华社)——中国于周二公布了一项国家中长期空间科学发展规划,指导2024年至2050年间的空间科学任务和研究。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推出此类计划,由中国科学院(CAS)、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共同发布。规划概述了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目标,包括五大关键科学主题下的17个优先领域,以及三阶段路线图。
五大关键科学主题包括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以及空间中的生物和物理科学,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极端宇宙主题聚焦于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揭示极端宇宙条件下的物理定律。优先领域涵盖从暗物质和极端宇宙到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以及宇宙重子物质的检测等。时空涟漪主题则专注于检测中低频引力波和原初引力波,目标是揭示引力和时空的本质。
该主题内的优先领域是基于空间的引力波探测,丁表示。日地全景主题涉及对太阳、地球和日球层的探索,以揭示日地系统内复杂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和定律。优先领域包括地球循环系统、地月综合观察、空间天气观测、三维太阳探索和日球层探索。科学家还将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并寻找地外生命。该主题的关键领域涵盖可持续发展、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行星大气的特性、地外生命的搜寻和系外行星的探测。
空间中的生物和物理科学主题旨在揭示物质运动和生命活动在空间条件下的规律,从而深入理解基础物理学,例如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优先领域包括微重力科学、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以及空间生命科学,丁补充道。该计划还概述了中国到2050年的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在第一阶段,到2027年,中国将重点关注空间站的运行、实施载人月球探索项目、月球探测计划的第四阶段以及行星探测项目。期间将批准五到八个空间科学卫星任务。
在2028年至2035年的第二阶段,将建设中国发起的国际月球研究站,并在此期间实施大约15个科学卫星任务。从2036年至2050年的第三阶段,中国将发起超过30个空间科学任务。